通威股份三季度报解析 持续深化产业一体化布局 积极应对行业周期综合优势凸显
时间:2023/10/27 11:03:20点击数:次 作者:佚名 信息来源:本网编辑

  2023年10月25日晚,光伏龙头通威股份披露了2023年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14.21亿元,同比增长9.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3.02亿元,基本每股收益3.621元。

  尽管光伏行业自2022底以来,遭受了严峻的行业周期,产业链大量新增产能落地,硅料、硅片、电池、组件价格均快速下降,可预期明显弱化。在此趋势下,通威股份依然保持着的合理稳定盈利水平,彰显出其光伏龙头的强劲底蕴和企业活力。

  一体化布局持续推进成本优势显著

  通威股份作为行业龙头,业内普遍认为,在2023年光伏行业所经历波动周期中,其不仅展现出了品牌韧性,还通过一体化产业布局、技术创新等实现业绩稳健,充分体现了其在光伏产业链中上下游之间深层次的连接。

  光伏行业是典型的周期行业,目前,硅料、硅片、电池、组件目前价格相较年初价格分别下降约54%/30%/25%/35%。而通威股份能够保持稳定的经营业绩,与其前瞻性的一体化布局有着重要的关系。

  2022年下半年,公司在稳坐硅料+电池片环节龙头后,加码组件环节,并实现快速放量,使得公司具备了更强的产业协同性、经营稳定性及产能消化能力。目前已形成超42万吨高纯晶硅产能、90GW太阳能电池产能以及55GW组件产能。

  根据最新公告,公司拟建乐山、峨眉山两座16GW拉棒切片基地,以实现硅片环节的配套。此外,公司还在包头和广元分别规划了30万吨和40万吨两个工业硅项目,硅粉自供也将进一步实现降本。待项目建设完成后,通威股份也将成为市场唯一一家打通光伏全产业链的公司。

  产能竞争白热化持续扩能彰显底气

  目前光伏发电在全球大部分地区已实现平价,随着未来技术水平的提高,光伏发电成本仍有较大下降空间。全球光伏产业已由政策驱动发展阶段正式转入平价上网阶段,叠加全球碳中和共识及能源安全要求,光伏发电已逐渐成为具有成本竞争力、可靠性和可持续性的电力来源,市场空间依旧广阔。

  基于明确成长性,通威股份不断强化一体化布局,为企业发展筑牢基石。硅料方面,产销两旺情况下公司进一步扩产夯实规模优势,行业首个单体规模20万吨的云南通威二期项目于今年3月开工,包头20万吨高纯晶硅项目也在7月进行开工。包头市达茂旗和广元市苍溪县分别规划建设的30万吨和40万吨工业硅一期项目均拟于2024年底前建成投产,硅粉的自供扩产可增强上游溯源能力,以确保工艺安全、产业链可控。

  电池片方面,通威股份不断扩容先进产能,彭山太阳能电池一期16GW项目顺利投产,TNC电池产能规模达25GW。公司还规划了双流25GW与眉山16GWTNC项目,预计在2024年上半年投产,届时公司TNC产能将达66GW。组件方面,盐城25GW与金堂16GW项目已全面投产,公司组件年产能提高至55GW,更加掌握对硅料、电池产能消化的主动权。

  果断扩容的背后其实是通威股份的底气。2023三季报数据显示,公司54.52%的资产负债率及144的速动比率显著优先于行业,具备极强偿债能力。截至9月底370亿的账上现金以及稳定增长的经营现金流也为公司经营发展提供了保障。

  深耕前沿技术实现行业引领

  受益于持续的创新投入,让通威股份紧跟市场需求,在中国光伏产业市场竞争中站稳市场龙头地位。

  在引领光伏电池约六年后,PERC电池效率提升达到瓶颈,现有PERC电池效率已经普遍超过23%,越来越接近24.5%左右的其理论极限,新一代主流电池技术开始崭露头角。作为行业内率先实现TOPConPECVDPoly技术规模化量产的公司,目前通威股份眉山9GWTNC产能已全面达产达标,量产平均转换效率已达到26.1%。

  HJT方面,通威股份建成了我国首条GW级HJT生产线,并拥有行业内首条铜互联(THL)中试线,电池效率最高达26.49%。此外,公司210THC双玻组件功率在2023年已先后四次创造异质结组件功率新纪录,最高达743.68W。

  为进一步提升THC产品市场竞争力,通威股份也正同步加快开展铜互联技术攻关,目前已在设备、工艺和材料开发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正有序推进GW级铜互联试验工作。并且,除TOPCon、HJT路线外,通威股份积极进行全背接触电池、钙钛矿/硅叠层电池等前沿技术方面的研发,均获得积极进展,实现对下一次技术迭代的领先。

  毋庸置疑的是,光伏作为最便宜的能源,未来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可以确信的是,凭借成本、技术、资金等优势以及历次行业周期的经验加持,通威股份足以成功应对本次周期,继续稳坐全球光伏的头把交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