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泼冷水” 大宗商品恐将“退热”

时间:2016年04月08日信息来源:中国证券报

  与年初比较,3月大宗商品市场升温明显,俨然“春天到了”,期货市场黑色品种的“暴涨潮”令人咋舌,尽管钢铁业下游需求依然萎靡不振,但螺纹钢期货成交量却屡屡伴随价格上涨而创历史新高,行情超出市场预期略显疯狂。

  业内人士表示,大宗商品市场在2016年首季上涨,无论从幅度还是拉升速度来看均创近年之最,而令市场担忧的是,基本面并不具备反转条件,预期转好和资金炒作情绪的推动恐令大宗商品市场患上“虚热”,后市一些前期被过度炒作的商品价格将逐渐“降温”回归基本面。

  大宗商品春光明媚

  春江水暖鸭先知。进入2016年以来,包括原油、铜、铁矿石等主要的大宗商品价格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反弹。以原油为例,自2月11日创出26美元低价后,目前已经反弹至35—40美元区间。国际投行认为,今年以来,中国需求前景改善令商品市场出现了一波超跌后的修正走势。

  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自从2月10日触及历史最低290点后,到3月31日报收429点,已经上涨近48%。该指数衡量的是铁矿石、水泥、谷物、煤炭和化肥等资源的运输费用。伴随大宗商品价格反弹回升,2月底以来BDI指数持续走高。

  油价与铜价是衡量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最主要的两个品种。二者自开春以来双双反弹的强劲势头,让巴克莱等国际投行惊呼:大宗商品正在走出自2011年以来最强的年度开盘走势。数据显示,美国原油期货价格在3月份累计上涨超过12%,伦敦金属交易所期铜价格同期上涨3.33%。

  今年一季度,牛冠全球商品市场的是中国的铁矿石期货。截至3月底,铁矿石期货价格在今年一季度累计最高涨幅超过了35%。仅3月7日当日,青岛港62%品位的铁矿石到岸价格就跳涨19%。此外,3月以铁矿石、螺纹钢期货为代表的整个黑色系商品期货表现相当抢眼,资金大幅流入,其中螺纹钢期货在3月24日成交量超过了2280万手,大连铁矿石期货在3月10日成交1045.9万手,均刷新单日成交历史纪录。

  被压抑多年的多头情绪一夜间释放,而这种做多情绪多是基于基本面改善的预期。值得注意的是,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制造业PMI数据显示,3月份官方制造业PMI为50.2%,自去年8月份以来首次回到荣枯线,表明中国制造业终于有了回暖的趋势。

  巴克莱分析师Kevin Norrish在3月28日的报告中将大宗商品定为2016年迄今表现最佳的资产之一,吸引了大量投资者,但是因为基本面缺乏改善,回报收益不可能持续到第二季度,这意味着大宗商品价格很可能是投资者对原材料短期押注策略的支撑,并非长期多样化的买入持有战略。

  中大期货副总经理景川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本轮大宗商品市场的反弹,是在春季消费旺季预期增长的基础上,供给侧改革给市场所带来的预期叠加使然。

  逆转条件仍然不够充分

  反弹还是反转,对处于熊市周期中的大宗商品市场来说尤其重要。景川表示,一季度货币流动性的宽松令资本市场资金充裕,为此次商品的反弹创造了货币基础。但无论是货币还是生产预期都不能改变整体消费疲弱的现状,因此价格的回升必然只能定位成反弹行情,整体逆转的条件仍然不充分。随着价格的回升,必然会令前期由于利润丧失导致的减产重新复工,产能利用率提高。而在消费疲弱的背景下,供需失衡的现象将难以改变甚至将进一步加重。

  受美元疲软及中国房地产回暖的乐观情绪影响,曾在1月中旬跌至6年来最低点的LME(伦敦金属交易所)铜价一季度上涨逾12%,并在3月中下旬连续涨至5000美元/吨上方。

  然而,在3月份的最后6个交易日里,LME三个月期铜却迎来六连跌,创下了1月份以来最长连跌,并削减了此前涨幅。这一现象让市场对中国经济预期再存疑虑,毕竟1月份以来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更多是源于情绪上的乐观以及部分产能的退出,而需求面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好转。

  尽管自1月份低点以来,铜价走出一波快速的反弹行情,但基本面并无显著变化,铜价还是在200日移动均线附近承压。过去7个交易日,铜价持续下跌,为1月初以来最长时间下跌。业内人士表示,上海期货交易所铜库存创历史最高纪录,但这其中的大部分库存被用于“疯狂”的融资铜交易,使得小规模市场参与者(僵尸企业)能够获取贷款,并在市场中存活更长的时间。一旦针对他们进行清盘,铜价将会加速下跌。

  海通期货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此前表示,1-2月份经济上行基础并不牢靠,投资增速上行的主要因素是房地产,投资资金的一部分来源估计也靠购房的预付款。对原油及其它大宗商品的价格回升,李迅雷认为是超跌反弹,并非周期崛起。“即便接下来的数据依然走强,我仍然不认为这是新一轮周期的开端,因为它只是符合短期的反弹逻辑,却与长期的下行逻辑相悖。”他说。

  大宗商品面临“降温”

  原油作为大宗商品的龙头品种,近期原油期货价格再度跌破每桶40美元。受冻产协议的推进以及美元指数回落影响,原油期货价格在3月快速上涨超过每桶40美元,但由于市场担忧冻产协议作用可能没有预期影响那么大,对于当下原油市场供需矛盾的解决可能并不那么具有实质意义,因为在与会国家中,可能只有沙特阿拉伯是唯一有能力提高石油产量的国家。

  一些分析师也认为,近期国际油价明显反弹,主要是受更多国家加入冻产协议的乐观预期推动。如果最终被外界认为没有实际作用,油价可能很快重回下行通道。

  经过3月以来持续上涨,“黑色系”大宗商品走势出现分化并大幅波动震荡,铁矿石期货价格有所调整,但受到现货市场供货趋紧的带动,热轧卷板、螺纹钢以及焦煤、焦炭等钢铁行业上游原料仍走强。

  方正中期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也指出,从宏观面上看,美联储上半年加息概率较小,给国内以政策空间,通胀预期有望增强,提升大宗商品周期配置需求。从需求上看,钢厂利润持续维持较高水平,但复产进度较慢,对铁矿石仍有支撑。此外稳增长预期加强,政策刺激下,钢铁下游终端需求出现好转迹象,黑色商品价格主导逻辑有可能从供给端的矛盾再度转到需求端。

  而从供给上看,该报告称,一方面,中长期钢材去产能过程持续进行,对原材料需求持续下降;另一方面,短期价格持续拉升,促使矿山复产动力持续增大,国外非主流矿山受季节性因素影响较大,复产缓慢,但无论国产矿还是国外非主流矿山均在增加供给。第二季度铁矿石宏观面、需求面均较为友好,仍有上涨空间,但供给方面持续增大的压力仍然制约其上涨空间。

  国际顶级投行高盛此前称,尽管近期大宗商品价格强势反弹,但这样“过早”的上涨势头不可持续。短期内,通货紧缩、政策分化、去杠杆可能重新给大宗商品价格带来“适度的”下行压力。

  业内人士表示,大宗商品的下行大周期虽已近尾声,但无论从国际还是国内看,去库存去产能仍是进行时,供需矛盾依旧突出,且近期市场转暖将影响去产能去库存的进度和质量,市场再度下行的“结构力”和“惯性力”将逐渐占上风,大宗商品再度降温的可能性较大。

  生意社首席分析师刘心田预测,4月大宗商品市场“倒春寒”概率较大,或出现换季式“降温”,市场一时的火爆不能掩盖供需矛盾依旧尖锐的事实,大宗商品的全面根本性复苏尚未到来。

(作者:佚名 编辑:chenye)

网友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