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产富豪的高校 “浙大系”资本图谱

时间:2017/5/23 10:59:42 点击数:次 信息来源:时代周报

  原标题:“浙大系”资本图谱 总市值超6万亿

  一件红色短袖,一副大框眼镜,5月20日,浙大校庆120周年前一天,巨人集团董事长史玉柱出现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时,还是这身标志性着装。当天,这位浙大数学系毕业生宣布向母校捐赠5000万元。

  从1897年5月21日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身)开办至今120年,浙大秉承“求是创新”的校训,在培养了大批名师大家的同时,还涌现出大量商界名人。在2016年胡润百富校友榜中,浙大以38人排名第一,比清华多出16人。从浙大毕业的首富正是史玉柱,身家为540亿元人民币。在史玉柱捐赠的同一天,浙大2003届毕业生吴艳和王麒诚夫妇宣布向母校捐赠1亿元。在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16胡润80后富豪榜》中,创立汉鼎宇佑的这对夫妇,以245亿元的财富登顶。

  对从浙大走出的学子来说,变革里的中国经济无疑开启了空前的机遇。带着求是创新的共同标签,浙大学子在各地生活、工作,在完成人生理想的同时,也撬动着巨大的商机。

  盛产富豪的高校

  除史玉柱和吴艳夫妇外,在浙大120周年校庆前夕,捐赠的校友还有多位知名商人。

  5月16日,浙江通策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吕建明宣布向母校捐赠2亿元。吕是杭州浙大校友会会长,毕业于中文系。不独商业大佬,还有更多捐赠不为外界所知。浙大校友会的一位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一家名为中商惠民的校友企业送给浙大的生日礼物,是120万瓶水,用8个火车车皮从西藏运到杭州。

  除直接捐赠外,今年5月,国内还成立了三只与浙大有关的投资基金,分别为浙大-华融发展基金、浙大校友紫金港未来创新母基金和浙大Z20基金,资金管理规模共超250亿元。浙大-华融发展基金由浙大、华融证券和上海遂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总规模为120亿元,以浙大系上市公司和校友企业为重点考察和投资对象;紫金港未来创新母基金由浙商创投、紫金港资本和浙大友创投资三家浙大校友投资机构联合杭州银行发起,总规模预计120亿元,首期基金已成功募集20亿元,该基金主要关注领域包括人工智能、医疗和高端装备制造等;Z20基金由20名浙大企业家校友共同出资设立,首期规模10亿元。

  Z20校友基金出资人、浙江盘石信息技术股份公司董事长田宁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浙大为他的创业之梦提供了成长的沃土,帮助他克服创业之路上的困难,这让他心怀感激,希望通过投资收益反哺的新型捐赠模式,聚焦创新创业,支持母校建设。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三只基金拟将投资收益捐赠给浙大,以Z20基金为例,会将投资收益和业绩报酬的50%反哺于浙大。

  近几年,浙大受捐收入增长明显,不独因为校庆。时代周报记者查阅近几年的《浙大教育基金会年度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浙大受捐收入,从2013年、2014年的3亿多元涨至2015年的4.5亿元左右。境内外捐赠数额均呈现上涨势头,相比2013年,2015年的“境内捐赠”和“境外捐赠”收入分别增长近1亿元和3000万元。

  浙大受捐收入增长与浙大校友圈的强大密不可分。去年11月,胡润研究院发布《胡润百富榜校友会特别报告》显示,盛产富豪的高校中,第一名是浙大。胡润表示:“浙大排到第一,在很多人的意料之外。但在我们百富榜上,浙商人数是最多的。”

  在中国的商业版图上,从浙大毕业的商人俱乐部群星闪耀,囊括了浙江最有声望的老板,如海康威视的陈宗年、绿城的宋卫平、浙大网新的史烈、万丰奥特的陈爱莲、通策医疗的吕建明、聚光科技的王健和康恩贝的胡季强等。

  总市值超6万亿元

  浙大系在高校系乃至整个A股市场,都积聚了极大的能量。

  5月20日,浙大管理学院科技创业中心发布的《浙江大学创新创业生态蓝皮书》显示,浙大系上市公司(包括A股、新三板上市公司、海外上市公司)达393家,浙大毕业生现任上市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总经理级别的有402人,总市值65856.41亿元人民币,横跨浙大36个学院,纵越56届毕业生。这其中,被视为浙大嫡系的当属浙大网新和众合机电。浙江大学是浙大网新的实际控制人,而众合机电前身为浙大海纳,是首家在深交所上市的校企。

  从浙大系上市公司的领域分布上看,TOP3分别为制造业、企业服务与环保新能源。其中,仅制造业单领域在所有上市公司中占比就高达33.25%,这与浙大理工科的强势实力不无关系,目前,浙大的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等皆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浙大系上市公司管理层中,校友人数较多的专业是机械工程学系、理学院、管理学院、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及电气学院。比如,来自机械工程学系的上市公司掌门人共12人,行业多集中在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领域,如杭锅股份董事长吴南平、苏试试验董事长钟琼华、晶盛机电董事长邱敏秀。

  浙大系上市公司的地域分布呈“一个中心,四个重点”的特点,除浙江占比62.76%,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四地共占比24.35%,此外,另有若干家分布在硅谷、加拿大、英国、新加坡等地。目前,浙大系创业项目落户杭州的比例高达51.93%,远超排名第二的上海与第三的北京总量之和。以杭州为圆心,浙大正向全国乃至全球输送源源不断的创新创业力量。从分布领域看,浙大毕业的亿万富豪,分布领域最为广泛的是企业服务领域,以18.87%的占比高居榜首,其次为硬件领域,占比15.21%,金融领域以11.26%居第三位。

  393家浙大系上市公司中,浙大毕业生现任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总经理级别达402人,较知名的如巨人集团史玉柱、步步高集团段永平等,这些大型公司构成了浙大毕业生在创新创业的强大产业背景,也为浙大人的创业环境提供如资金、人才等强有力的资源支持,夯实了创业基础。

  共同的基因

  优秀高校是中国商业人才的黄埔军校,“有共同的语言才能聊在一起,校友间有相同的文化和教育背景, 即使许多年后也更志同道合能走到一起。”微链联合创始人周侃奇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周毕业于浙大管理学院,目前微链的另两位合伙人也均为浙大毕业。

  “企业发展需要资源整合,最重要的资源就是人才,同为校友无疑使创业者之间更容易信任、联合和沟通。”周侃奇说道。在他看来,同门间、同级、上下届间的联系都比较直接,而论坛、校友会、基金会等,都是联系校友圈的良好舞台。

  杭州石头教育公司的陶仁毕业于浙大国际文化系,这位80后创业者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在创业圈里,但凡提到自己是浙大毕业,总是会格外受到投资人特别是浙大系投资人的青睐。这带来一种强烈的身份认同感。

  陶仁称,在北京高校校友的饭桌上,很多人谈的都是时政和娱乐,而在浙大校友的饭桌上,很多人谈的都是商业模式。在盘石信息股份公司董事长田宁看来,“求是创新是所有浙大系企业家共有的精神气,也是这个创新创业的时代赋予的使命。”

  毕业于浙大动物学院的田宁从1999年创业至今,共经历了3次创业,从最初的卖计算机硬件,到2004年做4A广告业务,再到2012年自主研发了盘石网盟。

  “公司的每一次变革,都离不开藏在骨子里的那种求是创新的精神。”田宁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与老一辈的浙大系实业家相比,年轻的浙大创业者可能更加互联网化,但不管是实业还是互联网经济,浙大系企业家讲究踏实,要服务口碑,这是浙大精神深入骨髓的求是魂。

  如今在国内,浙大校友的身影活跃在各地的创投圈,有一串长长的投资人名单,包括浙商创投的陈越孟、紫金港资本的陈军、经纬中国的黄云刚、IDG资本的俞信华和朱建寰、银杏谷资本的陈向明、华旦天使张洁均为浙大系投资人,这些手握重金的学长学姐们,为后来走上创业路的浙大校友提供了天然的资本优势。

  校友关系不仅是以感情为纽带的关系,还是实实在在的商业关系。去年12月18日,由浙商创投、紫金港资本等校友企业发起的“浙大紫金港未来创新母基金”启动,拟在未来5年内达到120亿元的规模,以支持校友创业、创投和母校的教育、科研建设。

  在陶仁看来,在浙江,“浙大系”是比阿里系更低调的一支学院派商业力量,浙大系背景的商圈涵盖了投资人、创业者和行业大佬等多个层级,“涉及浙大的项目有数百个,由三部分构成,第一个是浙大的创业者,第二个是投资机构,很多都是直系学长办的投资机构,第三个是很多做到上市公司的资深校友。”目前,受市场青睐的如滴滴出行创始人陈伟星、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炜炜、蘑菇街创始人陈琪等,都是浙大系创业者的中坚力量。

  “浙大系是目前中国创业大潮的领军者,对于浙大人来说,浙大精神所呈现出来的适变与创新,已经深入浙大人的血液,提醒着我们在遇到困难时能积极进取。”田宁说道。

(作者:刘科 编辑:ID005)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