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汽车到全产业 中国品牌欧洲崛起记
跨越8000多公里,从中国上海出发至英国中西部的“汽车城”伯明翰,见到的第一辆车竟是被中国品牌吉利收购的黑色出租车。在过去的很多年,黑色出租车曾经是英国伦敦的“名片”,而眼下,这些在街上穿梭奔跑着的“老爷车”或者是被涂装得花花绿绿的英伦出租车,已经逐渐成为“中国品牌”的代名词。
中国品牌已经逐渐渗入英国当地人的生活中。“在英国,请人喝下午茶,很多主妇会强调说我们的茶来自中国而非印度。”此行的导游和记者聊到,英式红茶的来源地之一是中国;大街上人们使用的华为手机也是典型的中国制造;一位在牛津大学就读的中国学生非常自豪地告诉记者,他在大学校园内看到了采购自中国东风品牌的轻型卡车作为校园用车。而上汽大通去年年底获得的3000辆订单也将在今年上半年正式交付,届时,英国的大街上将有越来越多的中国车在奔跑。
“消费者开始更多地接受中国品牌。”上汽大通在英国的经销商HarrisGroup的市场总监ChrisHaughton告诉记者,他认为,正如大家能接受iPhone产自中国一样,更多的人对中国制造的汽车保持客观的立场。
“以前是日系车的时代,而现在,整个亚洲汽车品牌都在崛起,我认为这是一个趋势,我们应当去顺应而不是去怀疑或者否定它。”ChrisHaughton表示。
HarrisGroup不仅在英国经销上汽大通品牌,在爱尔兰,其也是上汽大通的授权经销商,在去年年底,ChrisHaughton亲历了一场为“中国制造”正名的“比赛”或者说是挑战。
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2015年下半年,爱尔兰国家邮政局再度重启邮政车的招标,参与投标的包括在英国和爱尔兰销量最大的福特全顺、依维柯、通用、本田、奔驰等11家商用车巨头,而上汽大通是唯一一家商用车品牌。在此次采购测试的15个指标中,上汽大通V80有14项都位居第一。参与投标的欧洲商用车品牌非常震惊并表示怀疑,在其强烈要求下,爱尔兰邮政局开始了新一轮产品测试和评价,结果V80再次胜出。不服气的竞争者要求进行第三次测评,最终上汽大通仍拿到了订单。260辆大通V80一次性交付爱尔兰国家邮政局,这也是目前中国车企在欧洲市场的最大一笔订单。与此同时,爱尔兰国家邮政局和Harris集团签订了为期五年的排他性供货协议。
比亚迪的电动大巴在英国也获得了不错的口碑。中国驻英国大使馆经商处公使衔参赞金旭透露,此前,比亚迪有两辆纯电动单层大巴K9已经成功在英国伦敦公交车系统并服务了两年时间,去年又赢得了51辆K9的订单。
当地的华人社团告诉记者,这些年来,英国人看待中国人的态度也在不断改变。从神六、神七发射,接着是北京奥运会,再到上汽收购LDV后并将它重新“送回”到英国市场,无论是在当地华侨还是英国人中,都引起很大关注。
“中英之间的产业融合和合作在加速。”ChrisHaughton认为。在英国,曾经辉煌的汽车产业已经逐渐没落,汽车产业里曾经光辉耀眼的品牌——捷豹、路虎、宾利、劳斯莱斯、阿斯顿马丁等早已经纷纷转属于其他国家,但越来越多的来自全球的汽车制造商依然选择在英国设立研发中心,中国车企也不例外。长安和上汽在英国建立了研发中心,对于中国车企来说,在英国设立海外研发中心,可以获取到更为前瞻的技术支持提高竞争力。而吉利去年也宣布在英国建厂,生产下一代黑色出租车,工厂的员工绝大部分来自英国本土,这更让英国人认识到中国已经成为一股强大的国际化力量。
近年来,中国对欧美市场的投资金额在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在欧洲(230亿美元)及美国(150亿美元)的投资均突破历史纪录。而投资最活跃的几大领域,汽车位列其中。
对于中国的汽车品牌来说,通过投资“借船出海”已成为车企试图努力的一大方向。2010年后中国企业投资并购英国品牌的进程也在提速,大连万达斥资3亿多英镑收购世界第二大豪华游艇公司圣汐、吉利集团收购英国百年出租车品牌锰铜公司、光明集团收购英国最大早餐谷物品牌维他麦、南京三胞集团收购英国弗来莎百货、联想旗下弘毅投资收购英国知名连锁餐饮品牌Pizzaexpress等。
在越来越多中国企业扩大海外业务的背景下,“中国制造”这一名词正在被赋予新的内涵。未来,随着制造业“出海”的脚步日渐加快,“中国制造”或许不再是一个单纯的产地定义,而更像是一种能力的证明。
上一篇:宝马“三大方向”布局中国
下一篇:没有了
- 旅游上市公司国企改革加速2016.04.14
- 医疗并购乱象:A股成为"李鬼最猖獗2016.05.04
- 从汽车到全产业 中国品牌欧洲崛起2016.05.04
- 4月财新制造业PMI创10个月来次高2016.05.04
- “互联网+制造”双轮驱动 加速智2016.05.04
- 高分子材料成果转化困境 加工设备2016.05.0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