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基金陷股权迷局 中信证券弃优先购买权

时间:2016/11/8 10:56:19 点击数:次 信息来源:时代周报

  日前,中信证券的一则放弃优先认购权公告,让原公募龙头华夏基金的股权转让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10月29日,中信证券董事会决议放弃对于华夏基金17.8%的股权优先购买权;而这被弃购的17.8%股份,来自于华夏基金两家股东—山东省农村经济开发投资公司(下称“山东农经”,持有10%)、南方工业资产管理公司(下称“南方工业”,持有7.8%)的转让诉求。

  “我们不予回应。”对于股权一事以及业内对于其股权激励的猜测,华夏基金市场部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三缄其口,不愿多说。而中信证券与华夏基金之间的故事,本身已充满戏剧性。

  中信证券强势入主

  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4月9日,是国内第一批“老十家”基金公司之一,其发起股东为华夏证券有限公司、北京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科技国际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无论是盈利能力还是品牌影响力,华夏基金可谓过去18年中最为成功的公募基金公司。然而,它的股权变更,在过去曾多次曾在行业内搅起不少的风波。

  2002年11月22日 ,华夏证券出让华夏基金股权,华夏基金的股东变为西南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北京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持股25%)、中国科技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持股3.55%)。

  实际上,现第一大股东中信证券与华夏基金的渊源始于10年前。2006年3月27日,中信证券董事会审议并通过议案,计划受让北京国资35.725%和北京证券5%的华夏基金股权,预计以不超过3.3亿元人民币的总价款收购华夏基金40.725%的股权,折合每股收购价格5.9元,中信证券成为华夏基金第一大股东。两日后,中信证券正式发表公告。

  2006年7月3日,中信证券收购华夏基金股权事宜获证监会批准。鉴于中信证券彼时持有中信基金49%的股权,为满足“一参一控”要求,两家基金公司接下来的合并开始变得顺理成章。

  为给华夏基金和中信基金的合并铺路,2006年9月4日,中信证券董事会通过了增持中信基金另外51%股权的决议,拟将中信基金变为全资子公司。

  2006年10月10日,中信证券发布第二次收购公告,将以不超过1.6亿元的价格受让北京证券持有的20%华夏基金股权,中信证券持有华夏基金股权比例上升为60.725%。2007年1月8日,中信证券发布第三次收购公告,将以不超过3000万元的价格受让中国科技证券持有的3.55%华夏基金股权,中信证券将合计持有华夏基金64.275%的股权。

  2007年9月12日,中国证监会批准中信证券分别受让中国科技证券和西南证券所持的华夏基金3.55%、35.725%股权,中信证券将持有华夏基金100%的股权。2007年12月,中信证券已陆续吃掉其他股东,100%完全控股。

  2007年12月26日,中信证券公告董事会决议通过华夏基金吸收合并中信基金。2008年8月9日,华夏基金和中信基金同时发公告拟进行合并。2009年1月12日,华夏基金收编中信全部四只基金,华夏吸收合并中信基金,中信基金随即注销,这亦是公募基金历史上唯一的合并事件。

  忍痛割爱

  2009年7月,中信证券发布公告称,华夏基金吸收合并中信基金得到批复。然而,根据监管部门相关要求,基金公司股东方控股不能超过49%,公告同时明确于批复之日起6个月内,将所持100%华夏基金股权比例调整到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

  因股权未在限期内完成挂牌转让,2010年1月1日起,证监会暂停受理、审核华夏基金投资于境内的公募基金新产品的申请。据了解,此项决定是基于相关法律法规对基金公司股权结构的要求作出的。

  此后,股权转让问题“一波三折”。2011年7月4日,中信证券为解决彼时证监会提出的公募基金“一参一控”问题,将华夏基金51%的股权“一分为五”挂牌转让,最终,南方工业、山东农经、加拿大鲍尔集团、无锡国联和山东海丰五家股东受让股权分别为11%、10%、10%、10%和10%。其中山东农经和南方工业所受让股权分别耗资达16.59亿元和18.25亿元。

  对于中信证券而言,颇为尴尬的是在股权转让尘埃落定之后,很快即迎来了监管风向的改变。

  2013年新基金法实施,对于控股股东49%股权比例的限制取消。彼时,中信证券为重掌华夏基金控制权,开始从小股东手中回收股权。据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信息显示,南方工业将其持有的3.2%华夏基金股权,以5.888亿元价格公开挂牌转让。

  8月26日,中信证券公告称以16亿元的价格受让无锡国联所持有的华夏基金10%的股权。鉴于挂牌价格为其原始投资价格,无锡国联一年半的持有未获取任何溢价,因此这项交易出炉后,曾被市场多方质疑是否存在股份代持。

  11月9日,中信证券董事会审议通过议案,同意公司以不超过6.5亿元的价格参与南方工业手上的股权竞买。最终,中信证券以5.888亿元成功摘牌,对华夏基金的持股比例回升至62.2%。

  公募股权价格浮沉

  事实上,据记者了解,山东农经与南方工业早在9月份就已展开了相应的转让事宜,并计划于年内完成转让。工商资料显示,此次转让华夏基金股权的两个股东均是大型国有企业的下属公司,其中山东农经系山东高速旗下国有企业,而南方工业资产管理公司则隶属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

  若按照此次转让中对华夏基金整体估值达240亿元的水平折算,17.8%的转让比例折合交易价格约为42.72亿元。

  在公募基金的历史上,老牌基金公司的股权向来就是“香饽饽”,特别是在A股市场牛气冲天的时候,股权的价格亦水涨船高。

  2007年年底,金信信托因出现亏损,拍卖所持有的48%的博时基金股权,招商证券以63.2亿元的价格拿下。在当时,这也被称为是国内最大一宗基金公司股权转让案。至此,招商证券的持股比例也增至73%,成为博时基金第一大股东。

  根据中信证券的年报显示,2015年华夏基金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达到41.97亿元和14.14亿元。华夏基金的盈利能力,与彼时的博时基金相比,自不可同日而语。

  不过,2016年9月19日,当山东农投发函至中信证券,拟通过产权交易机构公开挂牌转让其持有10%的华夏基金股权,请对方回复是否同意其转让前述股权且行使对前述股权的优先购买权时,三年前还热衷于追逐华夏基金股权的中信证券却选择了“放弃”。

  “不影响公司的持股比例及对华夏基金的实际控制,也不影响华夏基金的持续经营和发展,公司拟放弃该等股权的优先购买权,暂不考虑增持华夏基金股权。”中信证券这样回应。

  此次卖方对于交易提出了购买门槛:投资者既可实现两家股东同时出售,也同样允许买方购买上述两家股东中任意一家所持有的全部股份,即只能在一次性受让17.8%的股份、受让7.8%、受让10%三个受让比例中作出选择。

  上海某公募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此次转让并非易事。尽管华夏基金仍然在公募基金中拥有短期难以撼动的地位,不能否认其行业地位正在遭遇严重挑战。天弘基金借“余额宝”一飞冲天,工银瑞信等银行系基金公司亦逐渐发力,行业的竞争格局已经悄然发生改变。

  而对于华夏基金而言,股权变更曾经对公司的发展轨迹产生过重要影响。曾有内部人士表示,以范勇宏为代表的创业元老,曾经渴望向股东方争取管理层持股,事与愿违后相继离去。

  2012年5月,范勇宏辞去总经理一职,2013年6月4日正式辞去副董事长的职务,离开华夏基金。王亚伟、刘文动、张后奇等高管亦先后离职,管理层与股东方之争告一段落,然而此后几年公募行业群雄并起,华夏基金亦不复当年荣光。

  此次股权转让,业内亦有观点认为,或许可以成为管理层持股的一个契机。然而,上海某基金公司总经理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对一些规模尚小的基金公司而言,股权激励实施的难度较小,对于大型基金公司而言,高昂的股权价格将成为拦路虎。”

(作者:袁方晨 编辑:ID202)

网友评论

 以下是对 [华夏基金陷股权迷局 中信证券弃优先购买权]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