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退出合资券商 外资投行博弈中国市场

时间:2016/12/26 14:45:24 点击数:次 信息来源:投资者报

  尽管相比内资券商,合资券商发展缓慢,但是对于外资来说,中国市场是一个巨大诱惑,所以仍有新资本前仆后继

  合资券商的圈子虽然不大,但进进出出的机构也不少。今年的摩根大通和第一创业携手5年后的和平分手,再次引起了市场对合资券商的发展关注。

  尽管退出了一创摩根的持股阵营,摩根大通方面向记者表示,分手不意味放弃中国市场,公司还将不断寻求可行性机会,巩固其在华市场地位。而第一创业也对记者表示目前一创摩根的经营正常,核心团队稳定。

  由于受业务范围的限制和内部管理的制约,合资券商的业绩增长一直较为缓慢,但随着中国资本市场体量扩张,中国市场也成为外资机构全球布局的必争之地。

  摩根大通继续寻找新标的

  这一边,合资风刮正猛,截至目前,近20家券商递交申请等待批准成立,其中近半是合资券商,比如深圳前海金控与汇丰银行组建的汇丰前海证券、与东亚银行组建的东亚前海证券等。那一头,近年的长江巴黎百富勤证券、海际大和、财富里昂等合资券商的外资出资方相继退出。

  有人布局扩张,有人萌生退意,有人调整再战。11月2日,瑞士信贷集团宣布通过其在中国的合资证券公司瑞信方正正式在深圳前海推出国内证券经纪业务,并于9月30日开始营运。而10月以来,摩根大通拟出让所持一创摩根股权也已尘埃落定。

  近日,第一创业通过公告证实了上述消息。第一创业表示,公司将以人民币3.07亿元的价格收购摩根大通持有的一创摩根33.30%的股权。

  “摩根大通与第一创业证券双方认为,由第一创业证券保留对一创摩根的全部所有权和管理控制权,是符合各自股东利益最大化的最佳安排。双方认为该协议有助于第一创业证券和摩根大通在华业务的未来发展。”摩根大通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第一创业证券仍将是摩根大通继续扩展在华业务的重要业务伙伴。

  “公司致力于在中国的发展,对在华业务的发展制定了长期的战略发展计划。”摩根大通方面告诉记者,中国不仅是摩根大通全球业务更是其众多客户的重要市场,所以公司将继续不断寻求可行性机会,以巩固其在中国的市场地位,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服务。

  资料显示,一创摩根为第一创业和摩根大通共同出资组建,2010年,获监管机构批准成立,总部位于北京。第一创业持有一创摩根66.7%的股权,摩根大通持有一创摩根33.3%的股权。自2011年5月起,第一创业通过控股子公司一创摩根开展投资银行业务。

  业绩增长缓慢与中资反差大

  作为在成立之初颇受业内看好的一创摩根,摩根大通的“退出”多少让人感到有些惊讶,但回顾这些年的发展,与多数合资券商一样,业务牌照受限成为合资券商的现实。

  一创摩根从事的主要业务为:股票与公司债券(不含中小企业私募债券)的承销与保荐。

  合资双方曾约定,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及双方约定的前提下,将来摩根大通可以提高其在一创摩根的持股比例。但转眼,双方又重新出发。

  5年多来,一创摩根的经营业绩却不尽如人意。数据显示,从2011年到2015年,一创摩根净利润分别为-3759万元、65.7万元、1597.3万元、2702.4万元、1756.4万元。

  不过从综合实力来看,一创摩根在合资券商中却不算弱。根据Wind数据,包括首发、增发、配股、可转债和债券发行在内的承销规模排名,截至12月22日,今年以来东方花旗、摩根士丹利华鑫、中德证券、瑞银证券、一创摩根在合资券商中排名前五,总计承销家数分别为:108家、71家、66家、52家和46家,分别排名第17位、第31位、第32位、第40位和第43位。

  但就净利润而言,2014年、2015年起一创摩根和上述4家拉开了差距,甚至被后来者赶上。2014年东方花旗、摩根士丹利华鑫、中德证券、瑞银证券的净利润分别为5220万元、-47万元、-1738万元、1.19亿元。2015年皆上升为1.27亿元、3002万元、1.81亿元、3.01亿元。

  受制牌照业务

  不过即便这样,与中资券商动辄成百上千亿的净利润相比,合资券商仍存在较大差距。

  老牌的高盛高华证券近10年一直保持了盈利的状态,但2015年净利润却为近五年最低,仅3648万元。其2011-2014年的净利润分别为:5014万、7544万、6918万和5805万。

  尽管合资券商具有天然优势,即可以引进国际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提升投资银行业务的经营管理水平,并充分借鉴其在国际上的丰富经验和技术手段,提高公司的金融创新能力。同时利用外资投行的全球金融服务系统和网络,为境内企业“走出去”战略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和全球化支持,但受制牌照和业务局限的劣势依旧明显。

  “合资券商一直在中国发展得并不顺畅,历史上中金公司作为中国内地第一家中外合资的投资银行,有过非常辉煌的时刻,但当时中国人还不太会做投行业务,研究也刚刚起步,所以当时合资券商非常火,很多大型IPO几乎都出自他们之手,随着国内机构的业务能力逐渐成熟,合资券商水土不服的资源弱势又显现了出来,后来在中国都不是太好。”上海某资深投行人士对记者说。

  “外资对中国国情的不熟悉和远近会影响其研究和业务的发展,但中国的资本市场体量巨大,沪深股市3000家,新三板破万家,外资不管业务开展如何,中国市场还是要进来。” 作为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场和全球最具流动性的市场之一,在华扩大业务、推出证券经纪业务对外资股东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相较内资券商,合资券商目前发力方向在跨境业务,部分开启的经纪业务优势可能体现在借助外资股东的品牌及客户资源,为QFII、QDII和RQFII等客户提供跨境交易。

(作者:占昕 编辑:ID202)

网友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