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资本市场一同成长 银河证券金融街营业部而立之年再出发

时间:2019/2/20 14:42:34 点击数:次 信息来源:证券日报

    证券公司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角色,已迈入“而立之年”。从1987年第一家证券公司成立至今,近32年的时间里证券公司数量已经超过130家。而对于广大投资者而言,与证券公司接触最多的可能就是旗下的营业部。营业部是券商所有业务的触角,背后是每天数万亿元资金在高速运转,象征着每天的财富被重新分配。同时,营业部的成长和变迁也见证了证券公司乃至中国资本市场经历的坎坷和辉煌。

    上世纪90年代初,北京市最早的一批营业部诞生,中国银河证券北京金融街营业部就是其中之一。近日,记者走访了这家老牌营业部。在这里,记者采访到了从业25年的券业老员工,他们向记者讲述了营业部历经风雨、不断成长的25年。

    初创时期背股票代码

    “数钱数到手抽筋”

    “我从1994年营业部初创时就在这,见证过大牛市的疯狂,也经历过大熊市的萧条,25年风风雨雨,如果不是真爱,不可能坚持这么久”,银河证券北京金融街营业部的员工阚红对记者表示。

    阚红在1994年4月份应聘进入这家券商营业部。5月份营业部正式开业,当时营业部只有两层,虽然有电脑,但只是一层和二层的电脑内部联网,所有业务都需要临柜办理。投资者挤在大厅里对着点阵屏看股市行情,交易员报单都是需要手填单子,然后上二楼报单室统计汇总,敲进电脑,然后再报到交易所。

    “我们当时需要掌握一项特别重要的技能,就是背股票代码。比如客户要卖王府井这只股票,他可以不知道代码,但我们必须知道,你得告诉他代码,然后还得录入电脑里。当时也有100多只股票,每个代码都得背下来,上班背不完就回家熬夜背,别提多辛苦了”,阚红对记者表示。

    除了背代码,当时券商员工还需要掌握的一项技能是快速数钱。据银河证券北京金融街营业部另一位“元老”员工张靓介绍,在三方存管之前,银行的员工是需要常驻券商营业部的。当时,客户买股票是需要来存现金的,一捆一捆的钱,少的有几万元,多的有几十万元,收了钱都等不到晚上下班就得往银行送,中午就得送一回。

    “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有人用一个大黑塑料袋拿来了100多万元现金,我们帮着民生银行的员工一块数,那才真是数钱数到手抽筋呢。数完钱之后发现密码箱装不下,最后找了一个装电视机的大箱子送到银行去”,张靓笑称,“所以说,我们在那个时候就是见过大钱的人了”。

    穿越数次牛熊市

    营业部在曲折中发展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银河证券北京金融街营业部的老员工们记忆最深刻的就是这家营业部曾经历四次更名和数次搬家。

    据银河证券北京金融街营业部张茁回忆,该营业部还曾用过工总北证、华融信托北京证券营业部、中国银河证券有限公司证券营业部等多个名称,营业部网点也曾多次变更。

    张茁表示,我们营业部和北京市当时其他券商营业部一样,都是在有“北京四小龙”之称的北人股份、王府井百货等四家公司上市后急剧发展壮大起来的。当时股市行情火爆,投资者开户踊跃,我们的大户室、中户室都明显不够用了。

    “在此背景下,2000年,我们营业部当时在月坛,营业部从两层一下扩大到六层,引进很多现代化办公设备,改善办公条件。装修完成后,二层整层都是中户室,三层整层都是大户室,我们办公在四层,六层还有员工活动室。当时搬家是我们员工一起搬的,确实很累,但看着公司一步步发展壮大大家心里高兴”,张茁说。

    据银河证券北京金融街营业部另一位老员工介绍,在此之后,印象最深的两次公司客户规模大幅增长分别是2006年到2007年股权分置改革带来的大牛市和2009年创业板开通时。

    “这两次都是忙到需要24小时工作,所有人一起加班,白天收单子,晚上往电脑里录入。为了保证不让机器闲着,连公司财务、人力的同事都帮忙在电脑上录入投资者信息”,上述老员工回忆道,“当时早晨一开门人就一下子涌进来,一上午的号瞬间就被拿完了,我忙得好几天回不了家,家里来亲戚都到营业部来看我一眼就走,那会真是以公司为家”。

    “后来,我们又在月坛原址上上下下搬过两次家,营业部面积大的时候连地下室都用上了,面积小的时候也曾缩减到就剩下三层,直到2009年7月份搬到丰汇园,那次是因为金融街扩地盘,扩到了月坛南街,我们也是第一次搬离原址”,张茁笑称,“随着股市行情的起伏变化,我们的营业部面积也多次变大或变小,但总体来看是不断扩大的,就像我们员工的工资一样,曲折前进,这个大趋势是不变的。”

    积极拥抱互联网

    朝“小面积大内存”方向发展

    2014年,证券行业迎来互联网券商元年。这一年,证券行业多年来的佣金价格壁垒被打破,激烈的竞争使得券商平均佣金率降至地板价,以传统经纪业务为主要收入的券商面临着巨大挑战,转型迫在眉睫。

    而在这一时期,银河证券北京金融街营业部又迎来一次搬迁。2013年,银河证券北京金融街营业部搬到了现在的地址,太平桥大街111号。拥有全行业最多的营业部数量,凭借市场份额优势,银河证券对线上业务展开攻势。

    “虽然营业部面积变小了,但客户规模在近几年来却迅速扩大,各项经营指标也稳步增长”,张茁表示,银河证券北京金融街营业部率先在公司系统内开展了融资融券、约定式回购、私募基金、股指期货等多项创新业务。目前,该营业部的客户数量已经超过16万户,托管资产超过1万亿元。受托资产管理规模、代理股票/基金交易金额、融资融券开户数及余额等经营指标均排名全公司第一,在北京市584家券商营业部中也是名列前茅。

    该营业部的另一位老员工也表示,营业部面积缩小了,我们的客户数量和托管资产规模在这几年却是不断增大的。原因是现在网络高度发达,投资者都在电脑上、手机上看行情,大户室、中户室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现在,我们新增客户80%都是手机开户”,上述老员工表示,发展互联网证券业务我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为了方便投资者,我们2014年开始全员动员,曾经去过各大企业、超市、社区、高校,满北京的跑,甚至去过建筑工地为投资者开户。

    如今,互联网证券业务经过5年的发展,已经走向智能化、信息化道路。去年年初,银河证券继续在金融科技方面发力,对“中国银河证券APP”品牌和功能的进行全面升级。

    时代在变

    营业部功能做加减法

    营业部的一部分功能逐渐被APP所取代,给广大投资者带来了更方便快捷、专业的服务。不过,除了交易之外,营业部还有一项更重要的任务。

    “随着行业往互联网方向转型,我们券商营业部不再只是一个投资者办理临柜业务的窗口,更是投资者教育的基地”,银河证券北京金融街营业部负债两融业务的赵研介绍到,“我们经常在周末组织一些报告会,把两融的一些交易规则、知识点、风险点介绍给投资者,尤其是把风险点反复给投资者讲,我们融资融券小组还会在盘中提取数据,在股价接近警戒线时候即使向客户反馈。因此,我们营业部在两融风险控制方面做得一直都比较好。”

    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史是中国改革开放历史的缩影。而大大小小营业部的成长史,就是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最好的见证,无数投资者也是通过这里感受到证券市场的改革和发展。

    最早一批成立的证券公司营业部已迎来“而立之年”。他们经历过90年代初期资本市场的野蛮生长,也经历过此后的大萧条带来的证券公司倒闭潮;经历过2007年股权分置改革带来的历史性大牛市,也经历过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带来的冲击。他们还经历了创业板开通、融资融券开通、股指期货开通、沪港通、深港通以及即将要来临的沪伦通、科创板等等,券商营业部与中国资本市场一同从探索中起步,完整地见证并参与了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每一步,并不断壮大。

    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发展进入关键期,金融业将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证券公司作为资本市场的“看门人”,而立之年再出发,肩负更重要的责任与使命。

    (原标题:与资本市场一同成长 银河证券金融街营业部而立之年再出发)

    版权说明: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您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谢谢。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国上市公司网立场。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作者:吕江涛 编辑:ID020)

网友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