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周期”:新概念还是伪命题?

时间:2017/8/30 10:42:13 点击数:次 信息来源:上海证券报

  原标题:中国经济“新周期”:新概念还是伪命题?

  只要政府致力于转变增长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兼顾社会公平与正义,那么经济放缓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良性的变化。

  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意外企稳引发了市场关于中国经济是否进入“新周期”的讨论。正方观点有多种,较为激进的分析师认为,2016年以来去产能、去库存后,需求相对于供给出现正缺口,中国经济增速将继续走高;一些高层智囊亦表示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周期”,但“新周期”不是触底反弹,而是“L”型增长的平台期。

  然而,我们对此持不同的观点。

  就近期经济增长前景而言,我们认为今年下半年及之后的季度中国GDP增速或将放缓。受外需回暖、消费企稳和政策支持的影响,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速提至6.9%。进入下半年后,随着高频活动指标趋缓,GDP环比增速或已触顶——国家统计局8月中旬发布的生产和投资月度数据及最新的高盛研究部中国当前活动指标均显示经济增长势头在逐渐走弱。我们认为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经济或呈稳中趋缓的态势:一方面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将继续支撑消费需求,宽松的财政政策亦将起到一定的“稳增长”作用;但另一方面,金融条件趋紧、信贷扩张减速,以及楼市的降温,从而导致投资增速持续下行。总体而言,我们认为,经过短期企稳后,中国经济或已拐入“L”型走势的第二阶段,但这一阶段略呈下倾趋势,而不一定是水平的横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与我们的观点较为相似。在最近发布的与中国“第四条款磋商”(Article IV Consultation)年度报告中,IMF上调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中期预测,但增速在未来几年依然呈逐步下行的趋势。

  且更为重要的是,抛开与“新周期论”支持者在增长前景看法上的差异,我们认为“新周期”之辩本身就有伪命题嫌疑:对一个国有经济仍占很大比重的经济体而言,我们不能在西方经典宏观经济学的框架下用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分析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历了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整体而言经济情况并未呈现出典型的周期性变化(没有出现过经济学意义上的衰退期),其间的增速起伏更准确地说只是经济波动。而造成这些波动的因素大体可归类为两种:一是外部冲击导致的需求变化,比如亚洲金融危机和次贷危机给中国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二是深化改革所带来的短期困难和长期发展红利。

  中国当前的情形是,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正如前财政部长楼继伟所指出的那样:“货币财政政策买来的时间要抓紧用于改革”,“如果浪费掉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买来的时间,那么政策空间会越来越小,最终需要在紧货币、紧财政的条件下进行改革,阵痛会更加剧烈,就更难凝聚共识,容易滑向左倾或者右倾的民粹主义”。与此同时,旧的增长驱动点(如投资与外贸)提供的支持有限,新的经济增长点(如服务业和消费升级)尚未完全抵消投资放缓的影响。我们认为中国经济的中长期风险不容忽视。例如,债务占GDP比重继续增加(虽然近期由于信贷增速放缓和名义GDP增速强劲,债务比上升速度有所放缓).2008年至2016年间,中国的总债务占GDP比重增长了116个百分点,创下历史上主要经济体债务率最大增幅。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经济增速很难维持向上“波动”的区间。

  如前所述,我们认为未来经济走势大概率的可能性是逐步放缓,但只要政府致力于转变增长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同时兼顾社会公平与正义,那么经济放缓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良性的变化。与此同时,今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研判中国经济时,特别指出“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要站在经济长周期和结构优化升级的角度,把握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我们认为,“长周期”比“新周期”更精准地描述了中国经济未来的走势,中国经济不太可能进入一个增速上行的“新周期”,而我们也没有必要追求这样的一个“新周期”。

(作者:佚名 编辑:ID022)
文章热词:中国经济,新周期

上一篇:人工智能:颠覆性创新还是文明终结者?

下一篇:没有了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