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一座皖北县城走向生物医药产业风口

时间:2019/3/20 14:39:39 点击数:次 信息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为国内劳务输出第一大市,安徽阜阳每年输出200多万名务工人员,其重要目的地是600多公里之外的上海,“农民工输出地”的标签曾一度紧贴阜阳。

  不过今天,阜阳所辖的太和县与上海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产生了另一种紧密联系——昔日因药品销售而名动全国的“华东药都”,在布局自身转型发展的同时,开始积极承接上海等地生物医药产业转移。不久前,位于太和的“安徽鼎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P16单克隆抗体检测试剂盒”被准予入市。该试剂盒利用流式细胞仪法,是中国目前唯一获批的此类方法学对P16进行检测的试剂盒,可以有效改善前期宫颈疾病检测和早期干预。

  在2018年11月召开的“进博会”上,太和经济开发区与上海鼎晶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下亿元大单——体外诊断试剂生产项目,将建设2700平方米的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生产厂房,年生产人类肺癌多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5万人份,人类乳腺癌基因突变试检测剂盒5万人份。

  如果说上海鼎晶的落户是“华东药都”转型升级的缩影,那么基因检测、基因测序、生物医学大数据、靶向药物研发等一系列高精尖项目相继落地,则预示着太和这个传统的普药流通基地,正逐步走向生物医药技术的风口,一个精准医学的产业链在此初现端倪。

“一关了之简单,重新培养一个,太难!”

  太和这座皖北县城因药而兴。改革开放之初,为了填饱肚子,太和县出现了跑单帮的“药贩子”,卖粮借钱,肩扛麻袋,手推板车,开始了全国各地的创业征途。通过亲戚、朋友的相互帮带,一时间形成“十万太和药商”的规模,在全国织就了庞大细密的医药购销渠道。

  太和药商闯天下,靠的不仅是吃苦耐劳的品质,更是高人一筹的商业智慧,其成功之道在于薄利多销,赢在“走量”。在计划经济时代,外地药厂纷纷在太和县城设立“门市部”,一条路上就有数千家,药品批发价低于出厂价。全国各地的批发商蜂拥而来,再将药品销往各大医院,一个“买全国、卖全国”的医药市场日渐成形。

  贩药让老百姓吃到了甜头,一时间太和“百业经药”,不仅个人,单位也从事医药销售。不过,市场的急速扩张导致管理的失序。上世纪90年代初,假药、劣药泛滥,无证经营现象严重,太和医药市场何去何从?成为各级政府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关了之简单,重新培养一个,太难!”当地一位医药界人士回忆,当时省市政府部门顶住压力,决心通过彻底整顿,让太和市场获得重生。“当年河北无极等地的医药市场就被关了,庆幸的是,太和医药市场被保留下来,才有了今天建设医药产业基地的基础”。

  在重拳打击不法经营的同时,当地政府决心恢复国有渠道,重整太和县医药公司,由其统一代销全国各大药厂的药品。10多年的励精图治,这家公司扭亏为盈,重振雄风,2003年4月,与中国华源集团合作组建了安徽华源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公司在全国各地拥有120多个子公司、上万名职工,5000多医药厂家的6万多个品规的药品在公司集散,堪称医药界的“义乌市场”。

  安徽华源的销售行情,被视作医药流通行业的“晴雨表”,它所创造的“2%模式”更是成为太和药商所树立的行业标杆。所谓2%,即全国药厂的药品委托该公司代销,在出厂价基础上加价2%后向外销售,如果某药品一件的价格为100元,该公司向外批发的价格为102元。除了利润,这当中还包含仓储、运输、交易等各种服务费用。薄利销售,不仅牢牢地吸住采购商前往太和采购药品,形成巨大的交易量,同时也挤掉了药品流通过程中的价格水分,让利老百姓。

  2016年起,作为全国医改的排头兵,安徽率先推行药品采购“两票制”,要求药品及耗材在流通到消费者手中之前,只能开两次发票。这也就意味着药品经手一家企业后,就必须直接送至医疗机构,大大压缩了流通环节,降低药品虚高价格。

  为了顺应医药体制的这场深刻变革,安徽华源建设自己的物流园和物流平台,通过会展平台、电子商务平台继续巩固自己的销售优势,同时加快对外拓展步伐,在外省托管了300多家药房,并控股了多家医院,投资大健康项目,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高端人才不会轻易来,但只要来了就肯定不会走”

  在医药流通领域完成资本积累后,投身上游制造产业,一直是太和药商的情结所在。同样对当地政府来说,只有布局构建起“研发、生产、销售”的医药全产业链,太和才能成为真正意义的“药都”。

  “以贸兴工,贸工互促,是太和医药产业的发展逻辑。”太和县政协副主席、太和经开区管委会主任赵伟介绍,“但是,当初医药工业基本上都是药品初加工,产品大多数是原料药、保健品、中药饮品等。”

  太和经开区成立之初,就依托医药贸易物流基础,把生物医药作为主攻方向,努力构筑现代医药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出台了一系列的产业扶持政策。于是,一批在外发展的太和籍企业家纷纷响应,开始返乡“二次创业”。

  太和人王志邦曾经在医药流通领域深耕多年,后来在原料药出口上掘到了第一桶金,不过面对国外大型药企对艾滋病、乙肝药物的垄断时,他决心创办一家自主研发的国际化药企。

  他所创建的安徽贝克联合制药有限公司,总部位于太和经开区,已建有国内产能最大品种、最齐全的抗艾滋病抗乙肝药品生产基地,成功打造从原料药研发、生产到制剂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并成为安徽省首家通过世界卫生组织认证的制药企业。

  安徽贝克起到了示范效应,太和籍企业家相继回归,悦康药业、德信佳生物医药等一批高端制药企业落户太和经开区,2018年1~11月,园区81家生物医药产业规上企业企业完成工业产值184亿元,同比增长26.32%。

  在此基础上,太和经开区眼光向外,直接瞄准最前沿的“精准医疗”,面向先发地区招商引智。华大基因在太和经开区设立了“一院一所两中心”,致力于基因的检测与分析;长朗三维落户之后,则重点开发3D打印在生物医疗方向的应用……

  2015年9月,安徽省政府确定了首批14个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位于县城的太和经济开发区现代医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入选,同年年底,开发区被科技部授予“国家火炬安徽太和医药高端制剂特色基地”。起初让不少人感到意外,直到今天,外地的考察者还会表达出这样的疑惑,“一个皖北县城,凭什么招来这些世界级的生物医药企业和人才?”

  “高端人才不会轻易过来,但只要来实地了解,就肯定不会走。因为人才也有集聚效应,以智引智,越聚越多。人才来了,项目自然落地。”赵伟说,除了搭建中科国际精准医学产业园、生物岛等创业孵化平台,太和县还出台了创新创业项目政府引导资金管理办法,敢于对高新技术项目注入“真金白银”的投资。

“发工资时,很多人很吃惊,老板怎么是一个‘孩子’”

  创业是一场接力跑,对于太和的“药二代”来说,能否成功接过上一代企业家的接力棒?

  安徽华康药品包装有限公司总经理康蕾,自小就耳濡目染父亲创业的艰辛,因而养成了独立自主的性格。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的她回到家乡后,从朋友处得知,“医药包装越来越重要,很多家庭作坊将被淘汰”,于是谋划筹办一家高端的药品包装企业。

  “大学刚毕业,只有25岁,一上来就开始办厂,父母放手让我尝试。”她还记得,当时要管理两个车间、40多个工人,只有一个仓管,财务和会计由她一人兼任。“发工资那天,很多工人都很吃惊,老板怎么是一个孩子。”靠着吃苦耐劳、不服输的精神,康蕾将所有的管理制度“捋顺了”,企业逐步走上正轨,目前为近50家药品企业提供“一条龙”的产品包装,年销售额6000多万元。

  “我们更擅长利用科技和互联网,公司已经将ERP系统(企业资源计划)引入生产流程管理,可以有效控制成本,通过手机平台就能一目了然。”康蕾表示,与上一代创业者相比,今天年轻一代已经具备了更好的技术平台和资源优势,但仍然要坚守上一代人的创业精神,聚焦主业,脚踏实地,做好产品质量和服务。

  同样是85后的常松,当年跟着长辈从事当地特产——薄荷油的收购,一公斤赚一块钱左右的“手续费”。后来,他着手将薄荷油与薄荷脑进行深加工,远销欧美、东南亚、中东等地区。

  他所创建的安徽银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正与浙江一家企业合作,引入国际化的研发和管理团队,在太和筹建三联抗丙肝药物的生产线项目。为了拓宽融资渠道,实现转型升级,常松说服家族企业的长辈取得共识,带领公司登陆“新三板”,走上了现代企业的管理之路。

  除了本地的年轻管理者,生物医药产业的集聚也带来外来研发人才的汇聚。陈方方所在的安徽贝克联合制药,研发人员接近百人,绝大部分来自外省。他感慨,“没想到县城里有很多博士、硕士,还有不少外籍同事,大家都看好这里生物医药产业的前景,所以走到了一起。”

  “今天医药圈的年轻人坐下来,不约而同地就会谈起医药政策、成本控制、人员管理……”康蕾认为,从太和年轻一代身上可以看到对医药事业的执着精神,这种精神或许决定了这座“药都”的未来走向。

  (原标题:一座皖北县城走向生物医药产业风口)

  版权说明: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您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谢谢。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国上市公司网立场。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作者:佚名 编辑:ID020)
文章热词:太和,生物医药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