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拉响警报 轻资本转型渐成主流

时间:2017/4/24 8:30:23 点击数:次 信息来源:证券时报

  截至4月21日,共有18家A股上市银行披露2016年经营业绩。尽管去年末各银行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均达到监管要求,但也有数家银行资本充足水平数据下滑,落在监管标准的1.1倍以内。

  麦肯锡公司在最新发布的一份白皮书中,对20家国内银行进行压力测试分析。结果显示,基于中国利率上行的方向判断,90%的样本银行资本充足率将被拉低。

  事实上,利率风险并非拉低银行资本充足水平的唯一因素。业内普遍认为,资产扩张和资产质量是主要的资本消耗渠道。此外,2012年公布的银行资本新规、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实施、即将实施的“中国版”《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IFRS9)等监管因素,都在对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提出要求。

  如何提高资本充足率?证券时报记者调查发现,整体来看,在银行业利润增速下滑的情况下,更多上市银行还是依靠外源融资补充资本;而“降低加权风险资产的增长速度、优化风险资产结构”的分母策略也被普遍采纳,其中,非利息收入占比迅速提升,在16家A股上市银行年报中均有体现。

  股份行压力较大

  根据银监会资本新规过渡期安排,到2018年底,系统性重要银行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不得低于11.5%、9.5%和8.5%,其他银行在这个基础上分别少一个百分点。

  而从上市银行年报数据看,目前已公布年报的18家上市银行资本充足水平各项数据均达到监管要求。

  具体来说,大型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稍有下滑,但依然处于较高水平。以建行为例,该行表示,由于不合格次级债可计入资本金额减少、四季度市场利率波动导致投资重估储备下降等原因,全年资本净额增速低于风险加权资产增速,资本充足率有所下降。

  股份行资本补充压力相对较大。数据显示,除招行外,其余5家股份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均降至9%以下。其中,光大银行降至8.21%,与南京银行并列已公布年报的上市银行末位。光大银行去年末资本充足率甚至仅较监管标准高出0.03个百分点。

  资产规模的扩张与资产质量的恶化是资本消耗的两大渠道。在经济上行周期,不少银行加大信贷扩张,这些资产的信用风险在经济下行期加速暴露。

  虽然各银行普遍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但在增加拨备计提的情况下,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却在继续下降,少数银行拨备覆盖率已低于150%的监管红线。此外,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虽渐渐企稳,但仍未有明显的反转迹象。

  除了资产扩张及坏账压力外,金融监管趋紧也对商业银行资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商业银行需要在2018年底达到银监会资本新规的各项要求;其次,已经实施的MPA考核中,最关键的指标即为由广义信贷增速决定的资本充足率。

  华创证券研报认为,从一季度情况看,虽然单纯看广义信贷增速达标压力并不大,但考虑到广义信贷增速对资本充足率的约束后,除五大行外的至少半数商业银行可能面临资本充足率难以达标的情况。

  此外,中国版IFRS9已经发布。“理论上说,新会计准则由已发生损失模型到预期损失模型,商业银行需要计提的拨备额势必增加,虽然较难量化,但可预见的是,银行资本补充压力将有所提高。”一位审计专家对记者表示。

  资本补充工具频出

  面对多方压力,银行通过提高资本充足率实现监管要求的动力提升,不少银行都提出相应的资本补充计划。整体来看,除四大行、招行去年未分配利润增量占一级资本增长的八成以上外,其余银行占比普遍在三成以下,大部分依靠外源融资。

  融资方式上,外源融资包括定增、优先股、二级资本债、可转债等,对应补充三级资本结构。其中,核心一级资本的外源性补充以定增为主,2016年即有浦发银行、兴业银行陆续推出148亿元、260亿元定增募资计划。

  另一个可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资本工具是商业银行可转债。数据显示,年初至今,除光大银行发行300亿元可转债外,宁波银行百亿可转债已过会,民生银行、江阴银行等5家银行也在近期推出合计980亿元可转债发行计划。

  “虽然银行通过发行可转债转股补充核心资本的时间较长,但发行限制相对较少,融资成本又低,关键是能够通过补充核心资本来带动三级资本充足率的整体提升,预计银行可转债供给会出现高速增长。”一家大型券商的银行业分析师表示。

  针对其他一级资本的补充,截至去年末,除光大、平安、中信和南京银行外,其余银行90%以上的一级资本都是由核心一级资本构成。因此,用于补充其他一级资本、使三级资本结构合理化的优先股也颇受上市银行青睐。

  数据显示,2016年初至今,共有交通银行、中信银行在内的5家上市银行(含H股)完成1059亿元优先股(含境内、境外)发行。此外,从去年11月至今,共有11家上市银行推出规模达2115亿元的优先股发行计划。其中,7家银行推出965亿元境外优先股发行计划。

  一家大型股份行香港分行高管认为,虽然中资美元债的投资者仍以境内投资者为主,但大的趋势是,投资者结构越来越丰富,发行价格逐步下行,认购倍数屡创新高,因此中资银行境外优先股并“不愁卖”。

  二级资本债方面,2017年初至今,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发行量达1051.03亿元,同比增长32%。数据显示,2016年,商业银行合计通过发行二级资本债募资2273.5亿元。

  降低风险加权资产

  除了在分子端补充资本金、缓解资本压力外,银行业也在采用降低加权风险资产的“分母策略”,以提高资本充足率。“甚至可以说,这一策略要更为行之有效、更加可持续。”一家华南股份行资产负债部门人士表示。

  中债资信研报认为,降低加权风险资产有两种主要方式:一是轻资本业务转型,二是存量业务的资产证券化。具体来说,要在开展业务时重点发展资本占用少或风险计提少的业务,并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将存量不良资产剥离盘活,达到降低加权风险资产额、降低广义信贷类资产增速的目的。

  整体来看,已公布年报的18家A股上市银行去年末加权风险资产净额达76.8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0.77%。其中,五大行加权风险资产增幅普遍在10%以内,股份制银行在10%~20%,中小银行则普遍落在20%以上增速区间,其中贵阳银行达43.24%。

  值得注意的是,招行去年末加权风险资产较年初增长5.01%至3.37万亿元,是上市银行中的最低增幅,该行也是唯一一家加权风险资产在总资产中的占比低于60%的全国性银行。

  事实上,招行作为国内较早提出“轻型银行”概念的商业银行,目前转型效果明显。截至去年末,该行非利息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高达35.61%,非利息收入绝对额远超其余股份制银行。在部分新兴业务上,该行亦表现突出。其中,该行托管业务规模超10万亿元,仅次于工行。

  非利息收入占比的迅速提升,也在大部分上市银行年报中有所体现。前述股份行资产负债部人士也认为,这是描述商业银行轻资本业务转型的重要指标。数据显示,除平安银行、无锡银行外,其余16家已公布年报的A股上市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均较2015年末明显提高,其中浦发银行由22.89%跨越至32.76%。

(作者:佚名 编辑:chenye)

上一篇:银监会:合理控制房地产融资业务增速

下一篇:没有了

网友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