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传奇:已然繁花簇锦,更待老树新枝
在所有A股上市公司中,同仁堂被视为一棵满载着盛锦繁花的老树。近350年的发展历史,构筑起健硕挺拔的主干;原料种植、产品研发、药品制造、渠道销售及行医服务,都成为这株老树上的重要枝桠;超过800种品规的产品矩阵,则恰似花儿朵朵,有些持久炫目,有些含苞待开。
与“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三五年”的部分其他行业企业不同,作为中国中药老字号第一品牌,同仁堂发展历程的关键词,在于行稳致远。正是在稳健发展的基础上,一方面,公司业务拓展不断登上新的台阶,逐步成长为一株繁花盛锦的古树;另一方面,从资本市场视角来看,同仁堂上市近22年来,市值稳步增长近40倍,归母净利润连续11年增长,恰似一位典型的长跑健将。
如今的同仁堂,正面临着中药行业“新常态”。一方面,“一法一纲要”的实施确立了中医药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传统中医中药在海内外愈加体现出其独特价值和有效性;另一方面,药品质量监管的标准和力度直线上升,行业监管格局正在重构。面对机遇和挑战并存,同仁堂总经理刘向光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将继续深挖主业,在传统中成药的深度研发和新产品开发上做足功课,同时借助品牌优势进一步扩大市场,尤其将借助“一带一路”战略机遇,推动中医药产品在海外市场的落地生根。
老枝与新芽:
800多种产品矩阵
每当今天谈及全民关心的医疗话题,我们首先想到的通常是医院。其实数百年前,中国的医院就被称为“某某堂”或者“某某厅”。此前的同仁堂,就是专门从事药物或者器材销售的一个规模较大的中药铺。
1669年(清康熙八年),同仁堂正式创立;从开业之初,同仁堂就十分重视药品质量,并且以严格的管理作为保证,基于此,从1723年开始,同仁堂为清廷供奉御药,历经八代皇帝188年。在近350年的时光激荡下,同仁堂药品所建立起来的严格的选方、用药、配比及工艺规范代代相传,良好商誉步步高升,虽然经历了清王朝由强盛到衰弱、几次外敌入侵、军阀混战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沧桑,其所有制形式、企业性质、管理方式也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同仁堂经历数代而不衰,在海内外信誉卓著,树起了一块金字招牌,被医药界视为行业传奇。
如今的同仁堂,已经成为北京市国有企业阵营中的重要一员,公司业务也已经发展成为一家集生产、销售、科研、配送一条龙的产品公司,生产剂型囊括了蜜丸、水蜜丸、水丸、硬胶囊、口服液、酒剂、颗粒剂、散剂等23个类别。
刘向光对证券时报记者介绍,同仁堂股份公司已经拥有近600个产品批准文号,常年生产品种240余个。“当前公司形成了以安宫牛黄丸、同仁牛黄清心丸、同仁大活络丸为代表的心脑血管系列产品;以同仁乌鸡白凤丸、坤宝丸为代表的妇科系列,以国公酒、骨刺消痛液为代表的酒剂系列等十二个不同系列品种群”。
在公司的产品矩阵中,同仁堂安宫牛黄丸被视为公司十大王牌品种之首,被誉为同仁堂的镇店之宝,同仁堂股份及其子公司同仁堂科技都有生产。“宫”原意为宫殿,君王居住在其中,与人的心脏等脏器位置类似,“安宫”一词由此而来。牛黄作为这味药的主药,具有清热解毒、镇惊开窍的功效。
2014年12月3日,国家正式公布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目录,作为中医药制作技艺,北京同仁堂、天津达仁堂和山西广誉远的安宫牛黄丸的制作技艺列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目录扩展项目名录的传统医药项下,这意味着这些品种都将受到国家的保护和利用。而同仁堂安宫牛黄丸是这些产品阵营中唯一被允许选用双天然药材(天然牛黄、天然麝香)生产的药品。
制造安宫牛黄丸是传统丸剂,丸剂为原粉制剂,从表面看并不复杂。但是不同质地的药材要经过粉碎、混合、制丸、包装等工序,因此包含了不少传统手工技艺和诀窍。
证券时报记者在位于北京亦庄的同仁堂丸剂生产线看到,手工制作的安宫牛黄丸,基本标准是一料药由240克药粉加240克蜜构成,每料药需要制作160粒药丸,这便要求每丸3克的微小重量需要误差控制在极小的范围之内。
同时,同仁堂至今保留着给安宫牛黄丸包金箔的传统,这被视为同仁堂的“独门秘笈”。金箔具有坠痰镇固的作用,而要把黄金制成金箔,不仅需要极高纯度黄金,还需要千万次的锤制,一两黄金能锤制延展至将近一亩地的面积,可见金箔之轻薄。在这道工序中,工人会拿过一张比邮票还小的金箔,将药丸放在上面轻轻一转,便会均匀地给药丸包好金箔。这道工序的含金量在于力道:劲儿用大了,金箔就会被药丸吃进去;劲儿小了,包裹效果便大打折扣。一个工人想要把这道工序干好,至少要练半年时间。
同仁堂创始人乐显扬的三子乐凤鸣曾给同仁堂提出古训:“遵肘后,辨地产,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以安宫牛黄丸为代表,同仁堂构建起严格的选方、用药、配比及工艺规范,这成为公司的老枝持久不衰的重要密码。
公开统计数据显示,从2009年到2015年,我国心脑血管中成药市场规模由501亿元增长到1188亿元,复合增长率超15%,随着老龄化及心脑血管发病率提升,市场空间仍在持续扩大。因此,在多数市场人士看来,安宫牛黄丸等产品仍然存在较大的市场空间。
而另一方面,人类疾病谱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对于一些发病率攀升较快、影响较大的疾病,同仁堂研发新品的步伐也在提速。同仁堂新品主要沿着两大路径前行。首先是原创新品,巴戟天寡糖胶囊便是同仁堂近年来研发的新品种之一,用于肾阳虚引起的轻中度抑郁症,相较西药治疗抑郁症所伴生的副作用和药物依赖,拥有显著优势;其次是老产品的二次研发,部分新品甚至已经赶超了原有剂型,愈风宁心滴丸便是一种制剂上的改进,以发挥滴丸分解快、吸收快、起效快的优势。
刘向光指出,除了目前主推的品种外,公司还有大量储备品种作为业绩增长的后续支撑。“公司会结合现有运作品种的生命周期来遴选、规划储备目录中的品种梯队,以保证公司长期发展的需要。”
保质量与控成本的平衡
与产品创新和品类扩展相伴生,同仁堂的市场覆盖率也出现提升趋势。
刘向光介绍说,“近年来,公司在产品零售市场的拓展上做了不少努力。其中,子公司同仁堂商业投资集团在全国范围内开设同仁堂连锁药店,目前有门店数量超过800家,基本实现全国主要城市布局;但在自有药店覆盖率低的区域,尤其是华东、西部等地区产品市场渗透率较低,这为公司未来发展提供了较大空间。”
在市场拓展中,海外业务发展成为同仁堂业绩的有力支撑点。2016年11月,北京同仁堂非洲有限公司开业,选聘本土化人才,自此,同仁堂实现了五大洲的布局。如今,同仁堂国药已经在21个国家或地区开设有超过80家店。
近年来,疗效和安全性的逐步提升,使得中医药在海外日趋流行。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上,菲尔普斯身上殷红的印痕,也是让中医火罐疗法火了一把。但是海外市场拓展与国内相比仍然存在诸多挑战,整体而言并不尽如人意,这使不少海外地区的中医药行业进入相对稳定的“沉淀期”。
同仁堂部分主打产品已经在澳大利亚进行注册并销售多年。按照惯例,澳大利亚有关官员每两年会对同仁堂进行TGA认证检查,但通过多次检查结果发现,每次同仁堂均能高质量通过验证,因此,目前的检查周期已经延展到每三年一次。
这成为同仁堂“产品至上、患者至上”理念的一个缩影。刘向光表示,“数千年的文明结晶以及众多现代的成功案例汇集在一起,成为了同仁堂乃至中医药产业做大做强的基础。同仁堂不仅有‘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还树立起‘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造就了制药过程中兢兢业业、精益求精的严细精神,在用料上乘,制作工艺严苛的基础上,才能保证药品的疗效。”
在公司药品种类和市场覆盖率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原材料越来越成为制约市场进一步拓展的瓶颈,尤其原材料通常都会遭遇量、价、质等多个维度的波动,而同仁堂向来又以制药不惜工本闻名,因此,如何实现保质量与控成本的平衡,成为公司面临的新课题。
同仁堂为此采用的对策是向上游产业延伸。刘向光介绍说,其一,种植或野生药材在自然条件等不可控的因素下通常会面临短缺和减产,进而导致向下游企业量的传导;其二,减产又往往同时伴随着原材料价格上升,使企业经营面临采购成本上升等诸多压力;第三,倘若质量达不到标准,会影响最终产品的药效,同仁堂也不予采购。因此,同仁堂选择的应对方法之一就是,在原材料种植上下功夫。
同仁堂是国内最早在种植产业布局的中药企业之一。在十多年前,公司陆续建设原材料种植基地。建设种植基地的主要目的,一是可以保证生产常用药品所需主要原材料的供应,当市场供应出现短缺、或者市场价格波动较大时,自有基地可以解决或者部分解决问题;二是通过尝试进行标准化种植,通过相对科学的管理、指导,实现自有种植药材的质量可控。
净利润11年连增
现金分红超过融资规模
以质量为基石,同仁堂在行稳致远的发展过程中,品种和品牌成为同仁堂的两大护城河,前者宽阔,后者深厚,二者共同勾勒出一条稳健攀升的业绩曲线。
自2007年以来,同仁堂已连续11年实现业绩同比增长,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从2006年的1.56亿元,提升至2017年的10.17亿元,累计增幅超过5.5倍。2018年上半年,净利润再度同比上涨6.6%接近6.4亿元,成为典型的长跑型企业。
这种长跑并非意味着没有波折。2006年,同仁堂业绩大幅下降近50%。在刘向光分析看来,“原因主要是经营管理上出现问题,公司决定主动揭示风险,直面问题,用时间换空间。正是因为有了此次教训,公司将后续核心考核的标准放在经营质量、资产质量上,重点关注净利润、现金流指标,进一步把控风险。因此,这次调整反而成为公司未来重新出发的新起点。”
同仁堂目前的企业发展原则是“做长、做强、做优、做大”,把可持续发展放在首位,低风险运营,谨慎经营,更好地控制风险。这种可持续的发展战略,以及稳健攀升的业绩,也体现在投资者回报上。
Wind统计数据显示,从1997年上市以来,同仁堂累计进行过4次融资,其中IPO首发融资3.54亿元,在2001和2004年分别以11元的价格进行配股,融资额分别为2.2亿元和3.3亿元,此外2012年进行了一次可转债发行,募集资金额度为12亿元。
其中,12亿元的可转换公司债融资,是为了用于大兴生产基地项目建设、投资,以解决产能瓶颈。根据刘向光介绍,目前公司的大兴基地已逐步实现达产,此前公司原有产能100%利用,超负荷运转,仍有部分品种供不应求;大兴生产基地全部达产后,不仅能够填补现有产能缺口,还能满足未来产能需求,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与上市20多年来的总计21亿元的累计融资金额相比,同仁堂保持着每年现金分红的传统,截至目前已经累计实施现金分红21次,分红金额接近33亿元。这意味着,公司上市以来的现金分红总量已远超上市以来的融资总额。超过36%的分红率,甚至比监管机构发布实施的《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指引》中提出的30%分红比例还要高、还要早。
这种稳定的投资回报也吸引了一众明星股东的长期持有。除了社保基金长期占据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之外,证金公司、汇金公司等机构近年来陆续加入到布局同仁堂的股东队伍中来。在2018年二季度,证金公司还进行了大手笔的增持。
改革新生机
做大做强中医药产业
同仁堂一方面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民族品牌影响力,但另一方面作为具有国资背景的老牌企业,如何把老字号的整体品牌力转化成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吸引力,充分挖掘品牌价值和产品价值,也越来越成为重要命题。
近些年来,公司在业务、用人机制、管理机制、激励机制等多个层面都进行了一定的改革部署。
坐堂医服务成为公司业务改革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公司超过380家旗舰店中,中医可以为客户提供诊疗处方、售药、煎药等一条龙服务,在饮片销售层面,构建起“前店、后厂、坐堂医”的同仁堂模式。通过三者联动,使同仁堂药店成为名副其实的中药载体,名医坐诊贡献更大流量的中药处方,从而提高产品销售额、提升产品体验、加强品牌认知、强化药店服务能力。
用人方面的改革也很有特色。医疗人才多半有自己的一技之长,事业发展前景和学技术往往比丰厚的薪酬待遇更有吸引力。基于这一特点,同仁堂打造出“金字塔人才工程”战略——塔底是员工群体,而后是首席技师、优秀中青年人才,顶层则是专家、大师。从2005年开始,同仁堂每2年开展一次评选活动,评比不受名额限制,够资格的全部当选。这为人才铺设了一个快速成长的绿色通道。
与金字塔工程相辅相成的是“师徒制”,每名师傅最多可以带4名徒弟,师傅要签订带徒协议,以保证手艺的传承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国资背景的老牌企业在激励机制方面通常囿于常规,同仁堂在这方面做过尝试。数年前,公司公布对管理层的现金激励方案,以净利润增速为标准,以净利润为基数提取一定比例现金作为管理层奖励,被市场认为,公司体制改变迈出了第一步。
“整体来看,目前,上市公司机制、体制按照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都规范到位,也较为适应市场和公司发展的要求。”刘向光对证券时报记者指出,“虽然企业总是面临着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但优秀的企业文化能使其以不变应万变。”
(原标题:同仁堂传奇:已然繁花簇锦,更待老树新枝)
版权说明: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您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谢谢。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国上市公司网立场。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上一篇:医药股底部初升 再布局窗口来临
下一篇:没有了
- 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全文2017.10.18
- 中共十九大隆重开幕2017.10.18
- 新三板企业IPO热情高涨 11家已上2017.10.18
- 新一届发审委委员六大看点2017.10.12
- 三季报行情启动 私募围猎“现金奶2018.10.26
- 同仁堂传奇:已然繁花簇锦,更待老2018.10.26
最新文章
-
国内油价今日或年内
原标题:国内油价今日或年内第七次......
-
文化部:到2020年 公
原标题:文化部:到2020年公共图书......
-
互联网企业大咖解密
原标题:互联网企业大咖解密:“大......
-
中国服务机器人产业
原标题:中国服务机器人产业初露端......
推荐文章
-
国内油价今日或年内
原标题:国内油价今日或年内第七次......
-
文化部:到2020年 公
原标题:文化部:到2020年公共图书......
-
互联网企业大咖解密
原标题:互联网企业大咖解密:“大......
热门文章
-
中国服务机器人产业
原标题:中国服务机器人产业初露端......
-
儿童文学:文学性与市
原标题:儿童文学:文学性与市场性......
-
一文看清BAT人工智能
原标题:一文看清BAT人工智能布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