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热潮渐入佳境 价值重估仍将延续

时间:2017/2/16 9:20:07 点击数:次 信息来源:中国证券报

  2017年开年以来,香港恒生指数累计上涨逾9%,成为全球主要股指中的领军者。统计显示,在深港通和沪港通制度下,南向资金持续流入香港市场的势头不减,同时随着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和香港市场前景的预期改善,海外资金也开始回流港股。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行业人士认为,增量资金的流入将具有持续性,在内外资共同推动下,港股存在进一步上涨空间。

  资金流入加速

  美股连创新高带动全球风险情绪升温,港股升势得到巩固。15日恒生指数大涨1.2%,盘中一度突破24000点大关,恒生国企指数上涨1.8%,收于10436点。至此,恒生指数2017年内的累计涨幅达到9%,恒生国企指数累计涨幅达11%,在全球主要股指中双双位居前列。相比之下,美股标普500指数今年内上涨4.41%,日经225指数上涨3.56%,欧洲斯托克50指数上涨2.08%,上证综指上涨4.61%。

  值得注意的是,春节假期过后港股市场成交量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15日港股大市全日成交额达到1110.35亿港元,创下五个月新高。过去一周的日均成交金额从此前的500多亿港元上升至900亿港元左右。

  资金流入加速是推动港股上涨的重要动力。内地南下资金方面,统计显示截至2月15日,沪港通制度下的港股通资金已经连续35个交易日实现资金流入,2017年以来的累计流入规模达到381亿元人民币,深港通下的港股通自开通以来一直保持资金流入,今年内累计流入规模达88亿元人民币。

  银行、保险、汽车等成为南向资金的主要标的。建设银行、中信银行、工商银行、中国太保、中国人寿、吉利汽车、北京汽车、比亚迪股份、长城汽车等成为十大成交活跃股排行榜上的常客。

  与此同时,全球资金也出现回流香港市场的迹象,对港股市场流动性形成进一步支撑。有业内人士表示,近期海外资金的风险偏好提升并开始回流新兴市场,由于人民币贬值压力缓解以及港股估值处于低位,海外资金对中国资产的偏好增加,而香港市场上中国公司占比较高,成为海外资金的首选。

  “香港是今年以来全球表现最好的市场,这得益于多个因素的支持。”香港中环资产基金经理杨延德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年初海外投资者很担心中国经济和人民币的稳定,但开年以来美元升势放缓,人民币短期企稳,中国经济的系统性风险降低,此前一直低配港股海外投资者开始增加配置,带来强劲的买盘。

  杨延德还指出,春节过后,无论是险资还是私募都很积极地利用港股通渠道“南下”,起到了稳定器的作用。“南下”资金活跃,意味着对香港信心增强,形成撬动作用,促使更多投资者进入香港市场。

  据杨延德透露,去年9月中环资产旗下基金的港股仓位大概在两三成左右,目前其港股仓位已经上升至四到五成。若加上通过QDII投资的美国上市中概股,中环旗下基金与中国挂钩的投资超过六成。

  重估之路或延续

  在重回24000点后,恒指能否一鼓作气,再上一层楼,对此多数分析师的看法偏向乐观。

  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分析师王汉峰认为,2016年已经开始的中国市场重估之路将在2017年延续。首先,中国经济增速在经历了多年持续下滑之后有望在2016年接近降速的拐点,后续可能逐渐见底而不再继续下行;第二,有关地产、债务与人民币贬值等问题,中国固然存在这方面的挑战,但市场很多看法似是而非,夸大了问题;第三,尽管中国在过去这些年政策潜力已经被挖掘较多,但改革的潜力依然较大,只要对路的改革框架建立,城镇化需求释放的空间巨大。

  王汉峰表示,目前海外投资者依然低配内地资产、港股估值无论相比自身还是相比其他市场都处于相对低估的水平等因素支持下,持续看多香港中资股。对恒生国企指数2017年的目标预期为11500-12000点,且这一目标不排除继续被上调的可能。

  汇丰中国证券研究主管孙瑜在今年初就曾建议投资者大胆介入港股。他此前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在2015-2016年期间,海外投资者从亚太新兴市场大规模撤出。近期资金流出加速正是由于投资者对特朗普政策的误判。孙瑜预计随着市场对特朗普的认识回归理性,美元强势将达到阶段性的顶点,资金会开始回流新兴市场,与此同时内地资金配置港元资产的需求将持续,在内外两个力量推动下,香港市场会出现比较大的上涨机会。

  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师张忆东、资深策略分析师李彦霖发布的最新报告认为,保险、基金、银行等机构资金将是内资流入香港的主力,配置需求潜力巨大,增量资金具有持续性。在A股举牌模式受制约后,港股低估值蓝筹股对险资的吸引力更大,保守估计2017年保险资产3%的资金将配置港股,至少2500亿人民币的增量资金。公募基金有望带来500亿元的增量。银行理财资金也有望带来千亿以上的增量资金。

  金融股仍是首选

  港股市场本轮反弹呈现普涨格局。统计显示,2017年以来周期板块领涨香港市场,恒生原材料指数以21.5%的涨幅居首,工业、地产建筑业、金融业涨幅也都超过10%。而表现最差的电讯业涨幅也在6%以上。

  “以往的反弹行情中,轮动通常局限在几个板块上,但今年初以来香港中型股的板块轮动很快。”杨延德认为这意味着很好的投资机会,并看好短期银行股的表现。他表示,目前香港市场上的中资银行股估值便宜,市净率仅为0.8-0.9倍,且普遍较A股存在一定折价。此外通胀预期走强也利好银行股。

  孙瑜认为,金融板块将是海外回流资金的首选,建议配置银行和香港市场上的券商股,尤其是与深港通联系较高的券商。

  “再通胀”主题也是港股市场上的热门。德意志银行最新报告表示看好“再通胀”投资主题,重申看好中资金融股以及能源和工业板块。该行分析师指出,在近期的上涨中,周期性股份包括金属、内房、信息科技等表现最好,而内银、中资券商、能源股均属落后板块,预计在需求改善、再通胀、企业盈利上调及资金流入转强等因素支持下,H股未来仍有巨大的潜在升幅。

  摩根士丹利最新报告也看好港股,理由是新经济行业盈利上升、中国金融风险及经济硬着陆风险下降,并预计未来12个月约有190亿至300亿美元(约合1482亿至2340亿港元)“北水”将流入港股。该行分析师看好股本回报率较高、杠杆比率较低及受惠于经济结构性转型的新经济股,并表示原材料股也可得益于基建投资对商品的庞大需求。

(作者:佚名 编辑:chenye)

网友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