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重组监管料更趋严格

时间:2017/4/11 9:16:31 点击数:次 信息来源:中国证券报

  目前A股并购重组市场开始出现新动向,不仅上会的企业数量大幅下降,过会率也出现下滑。中国证券报记者通过梳理发现,今年一季度,证监会审核了30家公司的并购重组事项,同比下降55.88%;30家上会企业中有3家被否,过会率为90%,而去年同期为97%。分析人士表示,并购重组监管将进一步加强,相关制度规则也将持续完善。因此,未来并购重组会更加趋稳和规范,上市公司和投资者也将更趋于理性。

  上会数和过会率双降

  2016年是并购重组“大年”,以并购重组委审核案例计算,规模接近万亿。但今年以来,并购重组出现了明显的“双降”。去年一季度,证监会审核了68家公司的并购重组事项,仅2家公司被否;今年一季度,这两项数据分别为30家和3家,上会企业数、过会率均出现下滑。

  记者对获得通过的27家公司进行梳理,发现在并购重组委的关注点中,对相关标的情况是最为关注的,在13家有条件通过的公司中,有9家都被问与标的相关的问题。如3月29日获得有条件通过的得润电子,证监会并购重组委要求公司补充披露标的资产收益法评估结果中,扣除标的资产子公司股权整合相关交易对价的具体处理方法。

  在与标的相关的问题中,业绩承诺又是并购重组委关注最多的,如1月11日获得有条件通过的众合科技、1月18日获得有条件通过的恒大高新均被要求补充披露标的资产2019年度业绩承诺。

  此外,并购重组委关注的要点还包括控制权稳定情况,如3月8日获得有条件通过的中际装备,被要求结合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份质押情况、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层的构成、一致行动人的认定,进一步补充披露上市公司确保控制权稳定性的措施。

  同时,被否的三家公司也均是因为标的存在相关问题所致。如金利科技被并购重组委指出,标的资产定价的公允性以及盈利预测的主要业绩指标缺乏合理依据;宁波热电则是标的资产的持续盈利能力存在不确定性;九洲电气因为与标的公司之间EPC合同履行情况的披露不及时、不充分而被并购重组委否决。

  值得关注的是,沪深交易所也对多家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进行了“追问”。具体看,涉及并购重组的发行价格调整、标的公司行业位置、持续盈利能力、交易安排及其合理性以及专业机构意见几乎是重组类问询函“标配问题”。另外,并购重组标的估值作价情况、后续业绩保证措施也受到交易所重点关注。

  未来监管或趋严格

  事实上,监管层对并购重组的从严审核一直在持续,上会公司数和过会率持续下降。据数据统计,截至去年底,证监会并购重组委共召开102次工作会议,审议了273例重组事项,有条件通过120例,无条件通过129例,24例被否,通过率91.2%,这一数字较2015年略有下滑。2015年,并购重组委审核的337例重组事项,通过率为93.5%。

  监管审核层面趋严也已传导至上市公司行动层面。投中研究院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A股上市公司宣布和完成的并购重组案例为99起,披露交易金额超过250亿元,环比分别下降34%、77.78%。

  分行业看,在今年第一季度99起并购重组案例中,制造业案例数量占比超六成居首位,互联网信息业和房地产业以12%、6%位列第二名、第三名。

  分析人士表示,未来并购重组在监管方面将更趋严格。自去年9月份证监会发布并购重组新规以来,近期证监会发言人仍强调会进一步加强并购重组监管,持续完善相关制度规则。因此,并购重组未来更趋稳和规范,上市公司和投资者也将更趋于理性,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将越来越强,使用募集配套资金的针对性也越来越强。

  近年来,证监会不断完善并购重组机制,积极协调各方推动消除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并购重组的障碍,加大对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做优做强、提升效能的支持力度。同时,证监会也完善了并购重组监管规则,完善全流程监管机制,强化对“忽悠式”、“跟风式”重组的监管力度。

  市场人士预计,伴随着传统产业去产能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国内并购重组规则和市场环境逐渐成熟,2017年客观上仍会带来大规模并购重组交易。围绕主业做优做强、并购优质资产并且能够产生协同效应的重组,将得到鼓励和支持。

(作者:佚名 编辑:chenye)
文章热词:并购重组 监管 过会率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